去年建廷學長透過阿升買了一款台灣版的現金流遊戲,就一直蠻期待的,感謝希哲學長提供舒適的場地,今天終於有機會還玩玩看了。

今天總共有八位玩家,其中有六位參與遊戲,希哲學長擔任桌長(負責協助指導遊戲進行),另外一位擔任銀行(負責提供資金借貸)。

 

我個人覺得這一款遊戲蠻符合現實情況的(雖然實際的生活肯定更複雜),首先在職業選擇,因為不同的職業設定而擁有不同的現金收入,支出,以及儲蓄金額,同時可以貸款的額度也不同。

 

以我抽到的職業『行政助理』來說,每月的薪水僅有22K,支出17K,所以每個月的現金流入只剩下5K,但子皓學長的職業是『工程師』,我依稀記得他每個月的現金流入好像是30K以上,而且所配發的儲蓄金額也幾百萬,行政助理僅有60萬,因此在遊戲開始沒多久,子皓哥抽到房產卡牌,就有足夠的現金可以購地,同時抽到投資卡牌時也有足夠的現金可以參與投資案。

而行政助理的薪水低,儲蓄少,抽到房產卡往往沒有足夠的錢可以購置,而抽到投資卡也會擔心現金不足而不敢投資,但我後來發現正是這樣的心理因素,導致我忽略一些關鍵要素而無法進一步翻身(這一點後續會提到)。

 

然後遊戲過程必須自己記帳,當你置產,做生意,或投資股票,都必須依照卡片所設定的支出,租金收入,各自紀錄在自己的資產負債表上,同時如果你現金不足可以跟銀行貸款(利息10%),貸款金額以及利息支出也必須記帳,中途如果因為卡牌出現收購案,可以賣出房產或者投資案,除了獲取現金之外,同時租金收入的固定現金流也必須註銷,這就必須由桌長來協助確認。

 

另外一個貼近現實生活的設計是遊戲有時間限制,遊戲一開始假設每個人都是25歲,一分鐘當作一年,假設每個人年均可以活到85歲,所以正常情況下,一輪遊戲的時間是一個小時,但考量今天多數的人是第一次玩,所以遊戲時間拉長到兩個小時,而且中間大家LDS的時間是不暫停的,換句話說,如果大家因為中間記帳過程浪費了時間,或者大家閒聊的時間過久,實際上無形之中也浪費大家提早財富自由的時間,不過因為這次時間多了一倍,所以我沒有太多的急迫感,如果是一個小時的話,可能就能夠明顯的感覺到了。

 

以上簡單分享我覺得這款遊戲特別的地方,更詳細的說明建議可以參考Mr Market的Blog有一篇開箱文(後續補上連結網址)

 

以下來分享我玩完這款遊戲的一些感想

 

首先,我是唯一沒有跳到外圈的(囧),除了一開始的職業條件比較差之外,我覺得最關鍵的點在於我因為職業條件的限制而不敢跟銀行借貸,進而沒有運用到槓桿這項工具,在遊戲沒多久我有抽到一張生意卡牌,必須投入60萬,但是因為是投資案,所以是沒有現金流入的,必須等待收購案卡牌的出現才可能將投資案高價賣出,但因為我第一次玩,所以不知道有這樣的設定,因此我用1千元的代價把這張卡牌讓給建廷學長,然後沒多久,別人抽到收購案卡牌,該投資案可以用100萬賣出,建廷學長立即收入40萬,換句話說,這40萬是建廷學長的第一桶金,而我錯失了,我個人從中有兩點體會:

1.現實生活中有許多的機會,但能不能把握到往往跟你努不努力沒有關係,而是你壓根不知道有這樣機會,因此當機會來到你身邊的時候,可能就這樣錯過了,更可怕的是,連自己錯過了都無感。

2.當下我也曾想要花60萬進行這筆投資,但是我手頭就只有60萬的儲蓄,所以我因為安全感作祟而不敢投資,同時也沒有想到可以使用槓桿跟銀行借貸(雖然需支付利息)。

 

在遊戲的進行的過程中其實蠻歡樂的,比方說我中間我有抽到一張房產卡,但是因為必須投入的資金高達230萬,超過我的現金以及可以借貸的額度,所以我把這張卡片讓渡出去,但是因為有兩位玩家有興趣,所以我從1萬元開始起標,兩位玩家接連喊到5萬,讓我體驗到拍賣會的樂趣。

 

另外一個好玩的點是,遊戲中有設計付錢的跳格,踩採到的時候必須擲骰子來決定三種付錢方式,一種是抽付錢卡(依據卡片條件設定而花錢),一種是下次領薪日暫停一次,另一種大家很幸災樂禍的是『生小孩』,如果骰到生小孩,就必須在帳本上記上每個月的小孩支出,當然同時因為生了小孩,所以會更加努力工作,所以收入也會相對增加,雖然這一來一往看似相抵,但差別的地方在於你每月的固定支出增加了,但是被動收入欄並沒有增加,所以距離財富自由又困難了一些。

 

那麼達到財富自由跳出老鼠圈之後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在外圈的設計中,每次擲骰子改為兩顆,然後領薪為(被動收入 – 固定支出)的三倍,而且在外圈有許多大金額的投資機會,比如可以投入50萬來博取擲出1/3/5數字賺取150萬的機會。或者可以投資250萬,跟桌長猜拳來賺取500萬的機會,整個賺取財富的速度是一個數量級的提升,就像子皓哥講的,『錢怎麼來得這麼快,以前老鼠圈每個領的薪資根本只是零頭』,雖然我現在還無法真實體會,但我相信現實生活中應該也是相去不遠,這也是這款遊設技巧妙的地方,充分表達出老鼠圈但和財富自由圈的差異。

 

而我個人的體會是當達到財富自由的階段,對金錢的看法也會不同,但其實應該可以透過學習來提前認識所謂真正的財務思維,我今天早上剛好讀到一位部落客墨多先生的文章《沒有“財務思維”,再努力也賺不到錢!》,有些觀點我覺得跟今天玩的現金流遊戲特別搭,我簡單節錄幾段來分享。

 

---------------以下為墨多先生的文章段落摘錄------------------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善於鑽營的生意人,他們未必有馬雲、雷軍、劉強東那樣偉大的商業格局,但卻精於計算,對錢特別敏感,所以一年下來也能賺的缽滿盆滿。

據我觀察,這類人身上都具備一種獨特的生意頭腦,我管它稱之為“財務思維”。在我看來,生意人賺錢多半靠的不是創造價值,而是傳遞價值的事情。

換言之,他們更善於利用資金的流動性來賺錢。

 

好比之前我看到過一個故事,想必你也聽過。

一位元富豪到華爾街銀行借了5000元存款,借期為兩周,銀行貸款必須有抵押,富豪便用停在銀行門口的勞斯萊斯做抵押。

銀行職員將他的勞斯萊斯停在地下車庫裡,然後借給富豪5000元。

兩周後,富豪來還錢,利息僅15元。

這時候,銀行職員發現富豪賬上有幾千萬,問為啥還要借錢,富豪說:“15元兩周的停車場,在華爾街是永遠找不到的。”

 

從這個故事中,你能看到一個細節,富豪用自己的存量資產(勞斯萊斯汽車),省掉了幾百美金的停車費,實際上就是賺了幾百。

他告訴我們一個核心道理,放在手裡的錢無論多少,都只是存量,並不能產生額外價值。

而只有流動起來的錢,才能隨著時間創造出更大價值。

在《紅頂商人》這部電視劇裡,胡雪嚴稱錢不是錢,而是“頭寸”

之所以這麼叫,是因為對於像胡雪嚴這樣的商人而言,錢只不過是一項要調度的款子而已,和他的藥材、生絲沒有任何區別。

反之,對於很多像我一樣靠技術吃飯的職場人而言,往往對金錢的認識都並不客觀。

 

比如我之前會認為錢是靠辛苦掙來的,裡面摻雜著太多勞動的付出與生活的尊嚴,所以把錢當成是一種汗水與淚水的結晶。

好比我把花錢看作是一種“開銷”,但生意人把花錢當作“頭寸”。

這兩者間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是為錢打工,後者讓錢為其打工。

----------------------摘錄結束--------------------------

 

所以『對金錢認識的改變』是我今天玩現金流遊戲最大的收獲,雖然以前就知道,但今天更加深刻。

 

然而,如果今天是一個每月收入不高,跟支出僅僅打平的狀況之下,會遇到什麼情況呢?我相信即便我們知道槓桿的威力,可能我們還是不敢跟銀行大額借貸,為什麼呢?

 

除了可能因為條件限制而無法大額借貸之外,我個人認為是因為對於機會認識的匱乏,在無法判斷眼前的機會的確定性之下,誰敢說這個機會的勝率是很大的呢?當事後論來說,誰都知道2003年SARS的時候,無論如何都要借錢買房,因此我認為這款遊戲告訴了我們可以把金錢當作工具,但是工具的使用是有其代價的(利息), 至於如何使用就必須靠自己的判斷,你可以看書來學習,也可以找專家來幫忙,但知識與人脈的積累都需要時間,可能一開始的效果很小,非常不明顯,但我相信這種積累的力量是會隨著時間慢慢出現成效的,不要小看時間的力量。

 

以上簡單分享今天完台灣版現金流遊戲的感想,寫得有點雜亂,還請見諒,祝各位星期一上班愉快。

 

《財富自由桌遊》現金流遊戲台灣版-開箱心得分享

https://rich01.com/finance-freedom-game-taiwa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glbe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