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期持續思考『勝率』的問題,我發現這個問題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因為自己有時候會產生一些看似很重要,但實際上卻是假議題的想法。

最近跟一位朋友聊天的時候,就討論到了兩個假議題,還好到後面也有了一個大概的結論,釐清了一些東西,想說紀錄一下,不過這僅是我個人的投資思考,各位看看就好,不用太認真啊。

 

首先,第一個假議題是:

『我的持股期間應該是維持目前大約1季到1年左右的中期,還是像李忠孝那樣好幾年的長期持有?』

我們討論到最後的結論是:這個問題問錯了。

真正的關鍵在於『我對公司的營運到底了解多少?了解多深?』

尤其是公司所處的產業狀況,這就不只是公司本身的問題了,而是要搞清楚該公司所處產業的上下游情況,包括關鍵技術的的迭代,替代性,以及有效期,否則,即便是挖到了一檔十壘安打股,也可能在一二壘就下車了。

舉個例子來說,上週三下午我跟一位網友豬力安碰面,他分享一位E朋友在2010年操作和泰車(沒有聊太多細節),當時那位E朋友認為中國車市的需求會起來,於是開始著手研究所有賣車的相關個股,包括中華車,裕隆,以及裕日車,同時也著手也研究中國汽車市場的同業競爭者,像是大眾,通用,一汽,東風等等,最終選擇買進和泰車,他一路從2010年抱到2014年400多元出場,和泰車中間也歷經過幾波股價大幅波動,但是因為做足功課,並沒有被洗下車,吃完整段魚身。

這個例子雖然剛好是滿足長期持有的類型,但重點並不在於持有多長時間,而是『抱股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並不是刻意一直抱股,而是基於對公司營運狀況的瞭解,進而做出繼續持有的決定。

對公司營運狀況的瞭解是『因』

繼續持有的決定是『果』

所以回到一開始的提問『我的持股期間應該是維持目前大約1季到1年左右的中期,還是像李忠孝那樣好幾年的長期持有? 』就是問錯問題了。

真正的該問的是『你對公司的營運到底了解多少?了解多深?』

 

第二個假議題是:

『有些公司的CBAS很便宜,公司未來兩三年可能有機會成長,可以投一些小錢以小博大?』(如果不知道什麼是CBAS的人,請問Google大神)。

這個議題我跟我朋友討論了許久,中途我還認為可能無法有一個結論,因為我的邏輯跟我朋友的邏輯不同。

 

我的邏輯:如果公司基本面可以,未來股價有機會超過轉換價,如果CBAS到期的時間還久,在CB便宜的時候不妨放個小錢,賭他未來股價上去,帶動CB價格大漲,就像達麗五,達麗六那樣。

我朋友的邏輯:如果你只是因為CB價格便宜,而想要以小博大,但沒有確認CB標的本身業績將來一定會成長,即便是有可能賭到一個大的,但萬一公司並沒有如預期成長,還是有可能吃歸零膏。

 

一開始我自己認為如果撥點小錢來賭一下長期的低價CBAS,是一個不錯的策略,不過在跟他來回討論的過程,我漸漸釐清思考上的一些盲點。

我基於『因為CB價格便宜,而可以以小博大』這個想法一開始就有問題,因為要能夠以小博大的關鍵根本,並不是CB價格便宜,而是對公司未來的成長有確切的掌握,否則,那就是賭而已。

不是說這樣的策略不好,也是有可能會逮到一個大的,許多的新創投資就是這種模式,只不過我朋友問我一個問題,那是我想走的模式嗎?

如果不是,那這樣的想法就有一些副作用。

首先,我們在現階段的操作最重要的是透過深化個股的研究來提升勝率,如果再花心思在CBAS,會變成因為不斷的小賭,不斷的讓你的判斷失焦,換句話,你的核心操作上怎麼會聚焦?

其次,CBAS的操作並不是簡單的看價格便宜就好,過去有很多CB訂高價坑殺散戶的案例,還有百元報價的考量,以及公司派籌碼的問題,如果只是看價格便宜而進場,那就是賭運氣而已,與其如此,不如把資金投入自己比較有把握的個股,還比較確定能夠獲利,而不是賭一個虛無飄渺的未來。

還好最後我們有討論出一個結論,如果對一檔個股的研究深度和掌握性夠,而剛好這檔個股也有CBAS,開點槓桿來小做是OK,但千萬別本末倒置,以為CBAS便宜就跳進去,那很容易打水漂。

 

最後做個小結,兩個看似合理,仔細思考卻存在盲點的議題:

1.我的持股期間應該是維持目前大約1季到1年左右的中期,還是像李忠孝那樣好幾年的長期持有?

2.有些公司的CBAS很便宜,公司未來兩三年可能有機會成長,可以投一些小錢以小博大?

最後跟朋友討論後的結論都是提問錯誤,難怪許多高手都說問對問題很重要,但真要問對問題的能力不是說有就有,還是需要練習,如果可以高手討論更好。

以上粗淺的思考分享,感謝各位的耐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glbe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