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本《投資中不簡單的事》主要收錄高毅資本旗下六位基金人的對談及訪談,這六位經理人分別是:邱國鷺、鄧曉峰、卓利偉、孫慶瑞、馮柳、王世宏。

除了邱國鷺曾自己寫過一本《投資中最簡單的事》,其他五位目前都還沒有出書。這六位的投資模式以價值投資為基底,但加上個人不同的風格,因此每個人的投資屬性略有差異,除了邱國鷺之前已寫過《投資中最簡單的事》的心得,不再撰寫,後續會針對其他五位分別寫一下自己的感想。

今天我要介紹的是孫慶瑞,書中收錄孫慶瑞的文章有兩篇,其中有一篇可以在高毅資本的官網瀏覽,而另外在Google搜尋孫慶瑞也可以找到一些相關的報導,我後面會放上連結。

之所以會想先寫她,是因為她的投資風格是我追求的理想模式,不過雖然如此,並不代表現階段自己有能力辦得到,甚至我個人認為這非常困難,就我目前所知道的幾位前輩,大概(可能/或許/也許)只有兩位是這樣做的,分別是總幹事黃國華,以及獵豹財務長郭恭克。

以下先來介紹孫慶瑞的經歷。

孫慶瑞 女士

現任高毅資產董事總經理,曾任中銀基金管理公司權益投資總監, 長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全國社保組合債券基金經理等職務。2007年之前從事固定收益研究投資共6年,2007年之後從事權益投資共7年。

孫慶瑞管理中銀中國精選混合型基金任職期間(20078-20138月),在82只同類混合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2。是中國獲得基金業權威大獎最多的基金經理之一,並曾獲中國基金業金牛獎十周年特別獎,基金行業16年來僅有7位股票基金經理獲此殊榮。

孫自述她的投資框架總結成一句話就是:自上而下思考,自下而上選擇。自上而下思考就是從宏觀經濟和產業發展的角度來圈定行業範圍,自下而上選擇就是從人和機制的角度來挑選標的。

就我的理解,就是先搞清楚現在的總體經濟狀況,以及產業風向,先思考今年哪些產業的成長性比較好,選定產業類別之後,再從中挑選好的公司來佈局。

你會說這不是TM的廢話嗎?誰不知道要這麼做,是的,這的確是廢話,人人都知道要這麼做,但說很簡單,執行起來就沒那麼容易了。

先搞清楚現在的總體經濟狀況,以及產業風向』這是首要條件,我怎麼知道今年的主流產業會是哪一個?

------------------------以下簡單列出過去幾年的主流產業-----------------

1983年-1993年

大主流落在金融股及資產股,其中開發金上漲53倍、工礦上漲50倍、寶祥上漲100倍,台灣最重要的傳統財團也在這個階段隨著指數的上漲而壯大,如台泥集團、台塑集團、遠東集團、國泰集團。

1993年-2003年

到了1993年,當所有投資人仍迷戀金融股和資產股的同時,有一個類股開始悄悄的上漲,那就是電子類股(當時無人認同),十年大主流也由金融股轉換為電子股。這個階段,產生了郭台銘、林百里、張忠謀、鄭崇華這些新富豪。不過,他們在1983~1993年,恐怕沒有人認識他們,其中鴻海上漲285倍、台達電上漲115倍。

2003年-2013年

到了2003年,當所有投資人仍在迷戀電子股的同時,有兩個類股開始悄悄的上漲,那就是中概股和營建股(當時也是乏人問津)。十年大主流也由電子股轉換為中概股和營建股。這個階段產生了蔡衍明、頂新魏家、尹衍樑、林堉璘、趙藤雄這些新富豪。不過,他們在1993~2003年,恐怕也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名號,其中美利達上漲90倍、興富發上漲151倍。

到了2013年,所有投資人仍迷戀電子股、中概股、營建股的同時,有一個類股開始悄悄上漲,那就是生技股……

 

另外有一篇《尋找今年台股主流飆股》描述2001年-2005年的主流股寫的還蠻詳細的,也可以參考。

2001年:低價電腦造就低價代工狂潮

2000年萬點崩盤讓大家財富嚴重縮水,導致2001年的趨勢主流,就是要便宜。所以,以做價格殺手聞名的主機板廠精英(2331),當年股價狂漲6.77倍,最高來到212元,更帶動一票主機板、繪圖卡廠商一起往上衝。

電子產業原本的高庫存量,經過一段時間消化,終於出現較大回補動作,也讓2001年具備成長和轉機的產業反彈,主機板、LCD相關都符合這樣的條件。「主機板是獲利成長強,LCD相關例如友達(2409),當年大虧,曾跌到11元,但10月開始不斷上漲,最高漲到60元,因為轉機性。」

只是,當轉機股大行其道,通常也意味著末升段來到,果然,2001年之後,電子股面臨3年大空頭,傳產股取而代之。

2002年:中國巨獅甦醒,鋼鐵與中概股放光芒

所有負責傳統產業的研究員,都難忘2002年。因為從這一年開始,原本冷門到極點的傳產股,卻熱到發燙,每天都被追著出研究報告。

其中最大推動主因,是2001年發生911事件之後,重創電子景氣,也讓美國陷入盤整低迷期。取而代之的,是中國快速興起的內需建設,讓建設最需要的鋼鐵股,以及中國概念最深的汽車相關,大放異彩。

鋼鐵股原本走到景氣最低點,許多小廠都已經虧到快倒閉了,結果隨著鋼鐵價格起漲,中鴻(2014)、燁輝(2023)竟然一口氣大漲6倍多。

到了下半年,人民幣升值,布局中國甚深的汽車相關股走揚,大億(1521)、正新(2105)、建大(2106)、堤維西(1522)這4檔零組件,被稱為「新中概F4」。

2003年:SARS、兩伊戰爭,航運營建大回春

這是動盪不安的一年,國外有兩伊戰爭,國內則有SARS恐慌。但是中國依舊如火如荼的建設,具備比價保值題材的營建股,以及載運鐵礦砂需求殷切的航運股,變成主流。

還有FED(美國聯準會)引導的貨幣政策,塑造低利環境,讓多年低迷的營建股忽然回春。蘇崑懋也記得,「這一年核發建照面積明顯回溫,預言成長性。房市高手顏炳立說,這裡絕對是房市谷底,果不其然!」

最出名的是營建股股王京城(2524),一口氣大漲6.51倍,董事長蔡天贊變成傳奇人物,帶動全體營建股噴出。

航運也因為運往中國的鐵礦砂載不完,船隻嚴重不足、運費持續調漲,具指標意義的波羅的海指數不斷創新高,裕民(2606)、陽明(2609)創下史上最高股價。但這些公司最佳獲利都在隔年,證實「股價比獲利先行」的道理。

2004年:傳產末升段,群魔亂舞、小股亂飆

這年最有名的話題是「金磚四國」,金磚四國被揭露,是因為這四國經濟成長好一陣子,也代表建設相關需求開始趨緩。他還指出,有一點更為重要:中國祭出宏觀調控,正式打壓過熱的地產和原物料市況!

2004年果真是原物料的末升段,而且正如電子末升段出現的狀況一樣,吹起群魔亂舞的投機風氣。像從紡織轉型營建的名軒(1442),上櫃鋼鐵股松和(5016)、建錩(5014),這些過去體質不佳、轉機味十足的公司,都大漲1倍以上。

這一年電子股已經隱含接棒的因子。「電子新產品展開取代潮,像是無線取代有線,數位相機取代傳統相機,TFT取代CRT,DDR取代DRAM,而且,離2000年的Y2K換機潮也過了5年,電子景氣反彈時機已到。」

2005年:電子取回發球權,要漲就漲最貴的

去年,原物料景氣明確反轉向下,主流的棒子交還給電子。但是油價不斷走高,利率也開始上升,市場「聰明的錢」選擇了方向,就是找高毛利、高獲利,市場擴大動能最強的個股,這些「高」創造了高價股的誕生。

「高價股都漲的有道理,但是走到現在的價位,慢慢會出現分野,取決於3個字:競爭力。」太陽能股的應用和股價未能合理連結,茂迪(6244)和益通光(3452)股價領先太早,應當最先修正,有業績支撐、股價合理的高價股,即使短線修正,將來還是有上攻機會。

--------------------------------------------------------------

我個人認為逮到主流股並且從中獲取暴利的其實並不容易,原因有兩點:。

1.抱不住:試問2017年-2018年最飆的國巨,從底部60-70元進場的,能夠抱到1000元以上的有幾個?

2.抱過頭:沒有永遠的主流,在國巨從1200多元下跌的過程中,認為國巨主流地位仍在,進去接刀搶反彈的又有多少?

說到這可能會有一個疑問跑出來,難道我們要放棄找尋主流股嗎?

其實並不是,回到之前孫慶瑞的投資框架:自上而下思考,自下而上選擇。

1.自上而下思考就是從宏觀經濟和產業發展的角度來圈定行業範圍

2.自下而上選擇就是從人和機制的角度來挑選標的。

我們會發現基本上孫的投資框架分兩點,而且有先後順序,先上後下,再先下後上,這是最理想的模式,因為在選對主流產業的保護之下,從中挑選的個股獲利性相對會比較突出,但是這是因為孫底下有一批研究員提供研究報告,讓他可以省下許多研調的工作,她自己也說過沒有花太多時間在個股研究上,他是相信研究員報告的質量的,而她大部分的時間在思考琢磨整體經濟以及產業的走向。

在邱國鷺與孫慶瑞的對話有幾段特別討論到他們兩者投資風格的差異,同時在對話中也有提到孫如何判斷行業風向,頗值得一讀。

-----------------以下為邱與孫的對話---------------------

邱國鷺:華爾街有句老話:股市是小孩子玩的,債券才是大人玩的。這句話主要意思是說債券投資者比股市投資者相對來說更為理性,對下行風險考慮得更多一點。但是你作為一個曾經當過債券基金經理的人,不僅在下行風險方面管控得好,在熊市的時候比別人跌得少,更關鍵的是你在牛市中也能把握住市場的節奏。

過去我們看到許多長期業績非常優秀的基金經理,短期業績難免會有大的起落,有時候碰到短期內市場的瘋狂,就有可能跟不上市場的節奏。而你不但長期業績好,每一個階段也都好,這需要基金經理對股市經常會有的非理性行為、對短期跟長期之間的矛盾,能夠很好地處理。在投資過程中你是怎麼做到將長期跟短期辯證結合起來的呢?

孫慶瑞:對於如何理解市場的短期行為,我很認同有一個觀點是:投資要有“同理心”,可能從這個角度上我會考慮得比較多。比如說在市場的很多行為中,我總是希望理解到什麼樣的因素在起決定性的作用。包括個股的變化、行業的變化。我是在看到變化之後,都認真地去理一理,包括研究員、典型上市公司的看法,站在同理心的角度上去理解整個市場的變化。

除了在總體上自上而下,包括行業的變化我看得比較多之外,在個股選擇上我有點固定收益投資的影響滲透進來。我還是對整體上個股投資風險比較大的部分比較警惕,如果大家處在比較好的預期中,而研究員對於它看好的預期過於投機或假定過於苛刻的話,對這種個股我一般會比較少地參與。

而且我一般在認為大的趨勢沒有變化的時候,很少做賭反彈這件事。比如我認為週期行業就是變差了,或者某個行業我認為它的拐點就是過了,我就很少在這個行業裡面去賭反彈。我很少會因為買方賣方研究員觀察到一兩個月的價格或者供求關係的變化而推薦的時候,去做這個行業的配置,大概率是基本上不配。就像我在地產的強週期過了之後,就很少參與這些行業的反彈。

我也很少因為某些主題而去投一個我認為基本面很差的公司。比如說因為某個區域的主題或者因為某個行業的邏輯,去買本身很差的、從來都不為股東創造價值的、或者競爭力等各個層面都很差的公司。因為我覺得投機是很難投機到的,而反過來說,你在裡面產生的負摩擦會遠遠大於你可能賭對的概率。就是那種“偷雞不成蝕把米”的感覺。

另外我也會很尊重研究員的成果。因為我覺得靠我一個人來覆蓋這麼多行業、公司是非常困難的。所以要利用好買方、賣方研究員的研究成果,認真地聆聽他們的邏輯。比如一個你很認可的研究員,他經過很認真的分析,都認為這個公司很有投資價值或者很沒有投資價值,我基本上不會反著幹。因為我覺得在個股層面上我不可能有超出他們的研究能力。

邱國鷺:價值投資的一個重要方法是逆向投資,尋找市場非理性定價的投資機會。而你是自上而下加上偏成長投資的風格,在你的投資方法中,是不是更加敬畏市場、更加尊重市場,有的時候也不簡單地跟市場對著做?

孫慶瑞:邱總說的這一點我覺得很對,我是對市場比較敬畏的。我覺得市場反映的資訊非常多,經濟層面、流動性層面、預期造成的風險偏好層面、行業的變化、個股的變化……這裡面反映的資訊特別多。所以整體上我對市場本身的趨勢是比較尊重的。

我很少跟市場對著幹是一個方面,此外在一個趨勢裡面我一般會去看這裡面起作用的主線是什麼,順著市場的角度來思考:是流動性呢,還是經濟本身的結構的轉化呢,還是經濟的週期性變化?我會試圖自上而下理出一個清晰的邏輯出來。

其是這個邏輯如果不斷得到市場驗證,我就會堅持判斷,而如果市場在這個邏輯上出現一些變化的時候,我會沿著自己的思路,重新理一下所有的邏輯。我會把影響股價的邏輯,所有的層面,自上而下一條條地理一理,來判斷市場是不是真的發生了變化。

其實如果對自上而下的角度包括很多資料比較敏感,如果有經常來理自己的思路,還是比較容易抓到不同市場階段的清晰的主線,而且也能在市場發生變化的時候及時做一些調整。

自上而下從方法來說,我覺得除了要有很清晰的框架和方法,還取決於是否對市場保持足夠的敏感度。

牛市還能走多遠?聽宏觀高手講股市分析方法

 

(以下是我個人的心得)

身為散戶投資人的我,就得要問問自己有孫那樣的資源嗎,如果沒有,對現階段的我而言,最重要的功課是什麼?

我認為是先做好孫所說的第2點『從人和機制的角度來挑選標的』,其實這也是我目前身邊一些投資高手在做的事情,他們並不太在意總經的變化,也不會去管目前是市場的主流產業,他們就只是專注在『找真正的好公司,然後耐心等待便宜的價格進場,再耐心等待合理的價格出場』,僅此而已。

OPPO與VIVO的創辦人段永平曾講過一段話:不要盲目的擴展自己的能力圈,成功不是什麼都做,而是專心的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對。

其實寫這篇心得,有點跟自己的投資哲學打架,換句話說,我目前還在調整自己的投資哲學,而人是會隨著學習與思考慢慢進化的,而所謂進化除了知識技能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瞭解自己,就是要有『自知之明』,這有點違反自己的天性,說來簡單,做起來難啊,囧……

就是繼續加油囉,以上簡單心得分享,希望天氣趕快放晴吧,我都快要發黴了。

 

相關閱讀

《投資中不簡單的事》摘錄與心得(關於馮柳)(上)

《投資中不簡單的事》摘錄與心得(關於馮柳)(下)

《投資中最簡單的事》(關於行業分析與個股分析)

 

文章引用出處

高毅對談錄2| 孫慶瑞對話邱國鷺:“股市常青樹”是如何煉成的

孫慶瑞:行業週期的判斷和投資思路

2015台股趨勢推背圖與未來十年大主流

尋找今年台股主流飆股

225主流族群改朝換代的判讀no.60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glbe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